54期
54期
这座城市的另一种视角

这座城市的另一种视角

2015-09-25

          由本地、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高新大都荟共同主办的“绿方体”——一个有关微缩景观的艺术实验,9月27日早10点将在荟客馆开幕。这次的展品是来自西安美术学院2013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40位同学刚刚制作完成的30余件微缩景观模型、材料装置及影像装置作品,并以一种全新的“绿方体”概念呈现“城市的变化”这一主题。

阅读改变城市第五十四期

绿方体:一个有关微缩景观的艺术实验


开幕:2015年9月27日早10:00

展期:2015年9月27日至10月8日

地点: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大都荟·荟客馆3F荟画廊


学术主持:史纲  谢爱军

策展人:于树耀

展览统筹:王朋飞

参展: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2013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全体同学


主办:高新大都荟、本地、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

协办:万邦书店、老物件工作室、书房咖啡


策展人介绍

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艺术家、策展人,先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美术系和导演系,现生活工作于北京、西安。先后参与拍摄完成多部电影;策划“模幻现实主义”等系列展览;导演及监制作品先后入围多个影展并获奖……


展览前言


本次展出的是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系13级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置景·材料》课程中完成的作品。在上课之前,我们就详细布置了这次课程的主题和要求,要求同学们围绕“城市·记忆”进行创作。创作过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时空质感的呈现,第二个环节强调综合材料的运用和特殊时空构成的可能性探索,并进一步寻找新的艺术创作的语言方式。今天,艺术表达和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在美术学院这样一个多学科专业背景下,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解决了专业技术性训练需要,又尽可能的发挥了多门类艺术学科优势,找到更多独立表达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从制作过程和大家的结课总结来看,这个课程在作业要求、工作强度、团队意识、执行能力和严谨程度等方面都给了同学们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高压要求下,大家找到了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和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同学都不约而同的提到这个课程和完成一件事情对他们后边学习生活的影响,这是难能可贵的。


立方体是我们造型训练中的典型形象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基本构成元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急速发展,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城市里边所有在建的建筑都会裹一层绿色的防护网。这层防护网具有安全、美观、通风、透光等特性,后来我们发现这些特性用在这些“微缩景观”里仍然生效,也就有了“绿方体”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也算是大家对这些微缩景观的再度创作,也更像舒阳先生为这一系列微缩景观提出的“模幻现实主义”。


这个展览得以实施要感谢宋群老师、何理老师以及他们本地机构的耿楠楠、小刀和其它工作人员,也特别感谢高新大都荟·荟客馆的支持。很多前辈和朋友给我们这个课程提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我们也是通过这个展览来梳理和总结课程存在的问题,希望以后可以设计的更加合理有效和执行的更加彻底。


在这里还需要感谢协助我完成这次课程的赵德东、阴东方、王朋飞和11—12级的部分同学,你们的直接经验更好的帮助了师弟师妹们完成制作,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也让你们这几年下来炼成的“武功秘籍”有了更好地传承和改良的基础。你们的无私和这种传承关系是我们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得以立足发展的基石,也是将来大家进入相关影视工业体系和艺术创作领域的基石。也希望大家能够创作出更加高深的“武林秘籍”。

于树耀

2015年9月20日写于敦煌



《本地》是一本独立出版物,以文字、影像、艺术、文献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进行记录与研究。它也是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主办过多场文化艺术讲座、展览、放映及交流活动,给本地文化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


民间立场,事关西安。


新浪微博,搜索微博名:本地Local

《本地》及《荟生活》购买,可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或访问淘宝店:xianbendi.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