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期
65期
一个村庄里的三十年

一个村庄里的三十年

2016-02-01 本地

李崾岘村全貌,2006


李怀林门前的小榆树,2006


李崾岘 硷畔上的狗窝,2005


定边王盘山 集上的农人,1983


李崾岘 给祖母上坟,2004


樊学 看戏的女子,1984


李崾岘 新婚李明国和赵玉娥,1986


李崾岘 李明荣的唢呐,2006


崖上的鸡窝,2014


小学生 陕西定边周台子,1983


李崾岘,1983


赛驴会的入场式 陕西定边,1989


大油坊 定边,1997


旱船演员 陕西横山,1986


城墙上的观众,1990


春雪,1989


敬神,1988


安边 立碑,1985


定边红柳沟 看牙口,1984


定边白泥井,1984


定边油房庄 数钱的农人,1983


驮水 1983,定边


定边白泥井,2003


墓地里的羊祥 贺圈彭滩,2000


耱地,2001


佳县 乡村教师,1995


定边冯地坑 挖洋芋,2004


李崾岘 羊群中有个彦香,2005


定边 崖畔上的骡子,2013


李崾岘,2014


风景的肖像 2, 1985


风景的肖像 9,1985


风景的肖像 15,1999


风景的肖像 22,1998


风景的肖像 38,2013


风景的肖像 42,2004


风景的肖像 49,2002


风景的肖像 53,2008


流逝 2,1984


流逝 4,1984


流逝 15,1995


李崾岘是黄土高原白于山腹地一个十分平常的小自然村。在冬季没有雪的日子里,远远看去,李崾岘全部是黄土,土崖面、土窑、土院、土墙、土羊圈、土灰圈(兼茅厕)、土的狗窝鸡窝,好似一处出土的古村落遗址。所有这些土的修筑与起伏的山梁和沟洼是那么的和谐,就连先人们栽种的零零星星的榆树和杏树,也是那么自然天成。


那是我的老家,我童年的多数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是祖母对李崾岘的讲述和血缘关系延续着我对李崾岘的情感,也是祖母让我懂得了山里的山水风脉、人情世故乃至人的本来,更是祖母为我打开了这个纯真而浑厚的世界。


1981我开始拍照片,我最早的有意味的影像也拍自李崾岘。今天我的影像和绘画又回到了这里,除了表达自己,力求保持世界的本真。


以上图片由摄影师 李樯 拍摄,文字选自其新书《故乡为原点的风景》


阅读改变城市第六十五期

故乡的风景

李樯《故乡为原点的风景》新书分享会


嘉宾:李樯

嘉宾主持:高小龙

时间:2016年2月3日晚7:00

地点: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大都荟•荟客馆

主办:高新大都荟、本地、万邦书店


嘉宾介绍



本名李强,早年学习绘画。1985-1987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1992-2000在西安、北京、银川、榆林做过编辑、记者和商业人像摄影师,2001年任教于与西安美术学院。30年来渐续拍摄《陕北的乡村生活》(1981年至今)、《北方风景》(1985年至今)、《远方》(1987年至今)、《流逝》(1983至今)等系列摄影作品。他的老家影像系列叙述了自己切身体验,深入言说生活的点和面。出版有作品集《家园》(2008)、《风景的肖像》(1998)、《李樯现代摄影作品集》(1991)、教学用书《专题与实验影像》(2004)、图文集《故乡为原点的风景》(2014)、《大地的背影》(2011)。


李樯一直对家乡有着深厚的热爱。从1981年开始拍照,故乡李崾岘,一个陕北的小村庄,便成了贯穿李樯三十多年摄影生涯的核心主题。


高小龙  影视导演,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民国图书收藏家,独立策展人。1991年来深圳,现居深圳北京两地。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总导演,执导《人物篇》《角度篇》。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频影像工作室主任设计,导演开闭幕式短片《笔墨纸砚》《历史足迹》(大脚印)《汇聚》等。2000年北京申奥宣传片执行导演。上海世博会宣传片执行导演。2014年创意执导央视公益广告《库布其治沙篇》,联合国网站全球播放。2012年执导独立纪录电影《重回适之路》,此片在多个城市做沙龙放映。2011年起,独立及联合策展《故纸温暖—民国最美图书典藏展》及《先生回来》各地巡回展。



《本地》是一本独立出版物,以文字、影像、艺术、文献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进行记录与研究。它也是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主办过多场文化艺术讲座、展览、放映及交流活动,给本地文化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


民间立场,事关西安。


新浪微博,搜索微博名:本地Local

《本地》及《荟生活》购买,可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或访问淘宝店:xianbendi.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