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项目与现代设计之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陕西凤翔泥塑

陕西旬邑县“库淑兰”剪纸(库淑兰为资料图片)

陕西周至县起良村汉麻纸

陕西西安狄寨竹篾灯笼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周代始,手工就在这里绵延几千年不断。长安(西安)在过去作为中国的首都,历史上汇聚了各地的艺人,保存和延续了很多的民间手艺,到现在,很多都已成为陕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用30年的时间遍访日本各地手艺人,在去年荟客馆阅读改变城市“手艺不死 传统不止”分享会上,他说:“我觉得传统的东西,尤其是传统工艺,你刻意去留它,不一定能留得住。历史就像一个筛子,会把很多东西筛掉,如果有一件东西,使我们生活便利,而恰恰又是传统的东西,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以它为伴,这样的东西就能够留得住,主要还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而设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塑造了一种生活方式,从最早的刻画符号和各异的土胚房,到今日的数字图形及摩天楼,它关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去年开始,平面为墙西安设计师联盟的设计师们,通过寻访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观察、学习,以自身理解和体会,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现代的设计,是一次试验性的尝试。


这个端午,由本地、平面为墙西安设计师联盟、万邦书店、荟画廊、高新大都荟共同主办的:“我们”—非遗文化项目与创意设计试验展,正是对这次尝试的一个对外展示。



“我们”—非遗文化项目与创意设计试验展


展览时间:2015年6月20日-6月27日

开幕及酒会:2015年6月20日(周六)晚7:00

展览地点: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旺座国际正北,大都荟·荟客馆


策展人:雷志忠

学术主持:苏中秋

艺术总监:宋群


策展执行:刘曲、颜博、董少飞

海报设计:刘君涛、李思成、向阳、陈栋


座谈嘉宾:陕西省艺术馆副馆长修建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西安欧亚学院院长胡建波、《当代青年》主编陈刚、西安音乐厅总经理曹彦、万邦图书城总经理魏红建、西安文理学院苏中秋


策展:平面为墙西安设计师联盟

主办:本地、平面为墙西安设计师联盟、万邦书店、荟画廊、高新大都荟

友情支持:陕西万邦图书城、格林威至电通支持、光音酒吧、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奇良印务、丰圣纸业、新艺图文、一诺威印务、乐艺多思品牌传播机构、艾东文化传播


部分作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