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淡物质”当代艺术展在荟客馆开幕,展览邀请的12位艺术家,作品包括架上绘画、雕塑、声音装置、录像、图片等多种形式,不同的媒介、不同的表达。看不懂当代艺术?艺术家都在琢磨什么?
2月7日下午3:00,我们特别邀请到西安最新锐的当代艺术家团体“淡物质”中的四位:王超、杨晨、姚志辉、杜峻岷,一起聊聊他们的艺术。
分享:淡物质艺术家面对面
时间:2015年2月7日下午3:00
地点:西安市高新区科技路旺座国际正北,大都荟荟客馆3F荟画廊
主题一:“水墨”是个什么玩意儿
分享人:王超
水墨与水墨画——中国特色硬通货在当代的尴尬境遇。

《人山》/纸本水墨/180×180cm/2013年

主题二:物质化时间
分享人:杨晨
在探讨空间问题之外,艺术作品无法摆脱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主题,同时也可能是非常个人化的世界。也许恰恰因为时间的无解性,以及同时将自我问题包含于其中的特性,才造就了今天如此众多的对于“时间性”的思考以及个人对“物质化时间”方法的实践。


《离去》之二/数码摄影/2009-2014年

主题三:摄影,还是绘画?
分享人:姚志辉
摄影,还是绘画?读图时代下,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我们的视觉经验。摄影和绘画,两者复杂交错的相生关系,在图像泛滥和贬值的时代,需要重新思考两者的价值,落脚点肯定是在追问图像的意义,这是一个复杂的多解题。

《无字风景》之一/帆布混合媒介/112X220cm/2014年

主题四:大数据时代的绘画史
分享人:杜峻岷
21世纪10年代,大数据时代来临。信息科技界用大数据概念建立超宏观视角,从海量信息的批处理来判断行业与未来。“大数据”概念同样可以借用来对艺术史中已经产生过的信息进行批处理,做出超宏观归纳。从而对现在和未来的艺术进行判断,并做出反应。

《人造花No.1》/布面油画/直径100cm /2014年

更多“淡物质”当代艺术展现场照片







“淡物质”当代艺术展展期至2月15日。了解本次展览及“淡物质”艺术家可在本文后点击阅读原文。

随同展览推出的《本地》独立艺术别册《MOMADA》淡物质艺术家专题,可在荟客馆1F免费索取。

《本地》是一本独立出版物,以文字、影像、艺术、文献等多种形式,对城市进行记录与研究。
民间立场,事关西安。
它也是一个文化交流平台,策划并创建集书店、画廊、小剧场、咖啡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复合中心—荟客馆,并主办过多场文化艺术讲座、展览、放映及交流活动,给本地文化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可能。
点击右上按钮,将您喜欢的文章分享给朋友。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订阅号:xianbendi
新浪微博,搜索微博名:本地Local
《本地》及周边产品购买:xianbendi.taobao.com